18
2020
11

反身性

估值——业绩——逻辑——情绪。

无论什么股票,只要连续大涨,就会自带正回馈:股价越涨,看涨的逻辑越多越强。(跌的时候也一样,越跌,看跌的逻辑越多越强)。

最开始是估值驱动股价,然后是业绩,再之后是逻辑,最后变成参与者的集体情绪驱动股价。涨跌都一样。情绪就是个人感情,任何事物只要加上了感情,就是无价的了,最后自己埋单。

21
2020
10

市场预期在逐渐转向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66关口,续刷2018年7月以来新高。

10月20日,央行发布10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月持平。这是自今年5月份以来,LPR第六个月“原地踏步”。

10
2020
08

增长率陷阱

1970-72年,美股医药消费的估值一路高涨,结果74年石油危机很多公司净利润增长转负,股价纷纷跳水。但是1975年后净利增长又恢复过来,然而当年抱团大消费的就不再继续抱团,原因是大家都去追求小而美的成长股,也正是那两年苹果微软之类的大牛诞生,有了成长性更好的公司,于是原来被市场追逐的医药消费也“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即便企业年均净利润20%+,五年后估值下滑了60-90%,光消化估值,股票价格可能很多年横盘甚至下跌,这大概是增长率陷阱吧。

未来A股的医药消费怎么走,等过几年我再来复盘下吧。

14
2019
06

实业思维做投资

股票不仅是一张凭证,股票的背后是公司,跳不出这个认知的,股市就是赌场,跳出来的才算是投资

去投资低估值的确定性企业,是保证高收益低风险的必备条件。

那么低估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普遍的投资者不去投资低估的公司,为什么,也许因为波动率小,也许因为不够有概念不够激动人心,也许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是马太效应,低估的越来越低估,越低估就越让很多人害怕,害怕是未知的陷阱导致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