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买入公司估值统计图

很多人说,只要是好公司,那就买买买。然而,这真的是事情的真相吗?

根据统计,股神巴菲特买入时的估值一般都低于15pe啊,NB如巴神即使买入估值不高,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更何况我们这种普通平庸的投资者呢?

好公司也得有好价格。过高的估值买入会显著降低未来的收益率

股息的重要:IBM和新泽西石油长期收益对比

如果,买入时IBM市盈率是26.76, 新泽西标准石油市盈率是 12.97。给你1000美元,从头到尾分红再投,从1950年一直到2003年,你会选择谁?

尽管两只股票的业绩都不错,但在1950年-2003年,新泽西标准石油的投资者每年可以获得14.42%的年收益,比IBM提供的13.83%的年收益要高。这点差别短时间内没什么问题,可53年过后,投资于前者的1,000美元已累积至126万美元,而后者只值96.1万美元,比前者少了24%。

为什么在每个增长指标都远远落后的情况下,新泽西标准石油还是打败了IBM?原因是决定投资回报的决定性因素是投资者为收益所支付的价格和获得的股息。

27
2023
08

超大力度股市刺激政策

现阶段政策推出的阻力小,经常会出现大力度的调整,甚至是令人瞠目结舌的转向,很多东西都是无法预测的,或许耐心等待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今天晚上看到的力度如此之大的救市系列举措

26
2023
07

企业价值如何在小股东那里实现


很多散户投资者,自从学习了老巴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后,认为企业赚到钱了就是自己赚到钱了,也有基金经理忽悠基民:虽然我们的净值又跌了,但我们所持企业的内涵价值又增加了,所以我们还还是赚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散户、包括企业的其他小股东,他们所投资企业的价值和对其小股东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对小股东的价值要打折扣,折扣程度每家企业不同、同一家企业的不同阶段也不同,最极端的情况就是折扣等于零,折扣等于零的企业也不一定就是要破产的企业,也可能是小股东在这家企业长期什么也拿不到,小股东和纳米股东们把股权当筹码在二级市场上做击鼓传花的游戏,本质上和玩老虎机性质一样,当然,企业还长期存在。

26
2023
07

股东其实也不知道基本面发生了那么大变化

转自  月风


很多人不信“股东其实也不知道基本面发生了那么大变化”。
那我说一个前几年的小故事好了,我还在上一个东家的时候,我们在前几年去调研了中西部某家转型做云母提锂的上市公司。

技术有突破,成本在X万/吨左右,手里也有矿。见到了老板,部队转业出身的,那时我们调研完后,坐在那边聊天。老板说,这个我觉得起码不赔钱(2020年下半年锂价最低4万/吨)。我表示认可,行业大趋势拐点快来了,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电池厂的投产和订单都能算的清楚。

26
2023
07

追求可增长的高股息

不断派息的企业,说明几个事情:
1.公司大概率赚了真钱。如果只是账面假利润,没有能力持续派息。
2.持续派息,说明公司赚了钱愿意分配,具备股东回报意识。
3.当前股息高,说明当前估值很可能不贵。什么叫股息高,这和利率有关。站在此时此刻,3%以上的股息我觉得就可以认为是股息高了。因此,通过对当前股息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当前估值。
4.为什么要加上“可增长“几个字。因为法币时代通胀是常态。具备了可增长的股息,才能保证股息的购买力不被稀释。也促使我们去考虑企业的未来。

26
2023
07

行业分析师的两个风险

第一个,和公司管理层太接近。

第二个,内部人视角,羊群效应,缺乏跨行业多维度思考。

x1.png

26
2023
07

云顶香港退市的启示

这几年以来,有一个直觉,香港的股市绝不能进入,如今的香港金融市场,如同火车站附近的那一排卖“麻将桌”,“可遥控骰子”的商店。

上个月,看到云顶香港退市的资询。

云顶香港是什么?

云顶香港是丽星邮轮那一伙,而丽星邮轮,如果有看90年代甚至是2000年代的TVB的综艺节目,就肯定听说过它在节目中的赞助的船票的口号,例如双子星号,处女星号等。

云顶香港那一伙人,也跟挪威邮轮曾经有过一些交织,而挪威邮轮现在是美股的3个邮轮股票之一。那为何云顶香港就是撑不住,要退市呢?

12
2023
06

分散和集中

抖音上有个叫薛松的投资人,言行举止比较装逼,散发着一股骗子的气质。他有个观点我很欣赏,就是无论你做分散还是集中投资,长期收益率都会向你的真实投资能力收敛。所以能分散就尽量分散,毕竟分散状态下的风险规避能力是集中投资不具备的。更进一步地,假如你发现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态势下你做分散都赚不了钱,那不是分散的问题,是你自身投资能力的问题。但假使你误认为是分散的问题从而转向集中,那你的结局可想而知,大概率还是亏,当然也不排除在某个时期你撞上了高偏离度的高收益率,但长期维持的概率几乎为

12
2023
06

关于困境反转

A股预判你的预判的游戏愈演愈烈,在困境反转的游戏里,个人投资者不要等业绩真实释放,无论业绩是否大幅增长,都于股价无益。

博弈,要有博弈的思维,不要留恋业绩,兑现要快。也就是常说的,买入要缓,卖出要快。

行业困境期,低位潜伏 ,等着市场吹困境反转逻辑。等反转逻辑开始兑现时,迅速清仓。不要等业绩真实释放,不要留恋业绩,兑现要快!

12
2023
06

现金 仓位等观点记录

来自 雪球 学知利行


谁都不会有无限现金流。维持现金流的重要手段我认为有四:一是投资组合在行业上有一定分散度,甚至有一定对冲或互补,实操时有轮动的效果,在每一阶段都有部分盈利并能止盈的标的,不要单吊一个行业甚至个股;二是承认自己的认知局限性,不追求卖到最高,上涨中逐步获利了结;三是建仓补仓要有耐心,低估后还可以更低估,分档逐步加仓,不要轻易就消耗完弹药,宁肯踏空,也不要在优质标的大跌时无钱加仓;四是主要仓位股票最好都带一定长期稳定的股息,但绝对不追求持仓标的高股息,次高或中等即可,二级市场算出来股息在最高一档的公司大部分都有一定问题,最轻的一般是缺乏成长性,其他可能是更严重的问题。

23
2023
04

基金经理和模拟盘

他回了我一句,基金经理本质上就是模拟盘,输了自己不赔钱,赢了赚大钱,玩得真爽。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我却不懂,唉